敬邀出席!9月24日(週三) 12:00-14:00【AI與人文工作坊:如何在大型語言模型融入個人化知識】

  • 2025-09-11
  • 張維晏
各位好!  
本院為促進數位時代的人文與資訊科技應用素養,並鼓勵及強化院內師生教研專業成長,特邀請本校資訊工程學系陳慶瀚教授為文學院量身打造,舉辦一場AI與人文工作坊:如何在大型語言模型融入個人化知識 」歡迎師生踴躍參與!


【AI與人文工作坊】
  日期: 2025年09月24日 (週三) 12:00-14:00

  地點: 文學三館 LS-205 會議室

※  因場地因素,活動限35人參與。
※  為調查出席意願,同時進行餐點統計,敬請填表:
(https://forms.gle/ksmvHyPSgt23tGZ77)


講師/講題|
 陳慶瀚教授 (資訊工程學系)

講題: 如何在大型語言模型融入個人化知識

摘要|

隨著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普及,人文學者面臨如何將個人專業知識與AI技術結合的重要課題。本演講將介紹大型語言模型(LLM)和檢索增強生成(RAG)概念、方法和技術,探討如何透過知識圖譜建構個人化的學術助理系統。RAG技術的核心在於結合個人化知識庫(例如儒學研究者的文獻筆記、理論觀點與分析心得)與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能力,成為單一代理系統。當使用者提出問題時,系統會先從個人知識庫中檢索相關資料,再將這些資訊融入語言模型的回應生成過程,以避免LLM的幻覺,同時增強個人化和精準的知識生成。知識圖譜(Knowledge Graph, KG)提供結構化的知識表示方法,將文本、概念、作者、時代背景等元素建構成網狀關聯架構。透過向量化技術,系統能夠更準確理解對話意圖,檢索出最相關的知識內容,生成符合個人學術脈觀點的專業回應。
 
實際應用包括:協助文獻回顧與理論對話、提供個人化教學內容、個人寫作助理、支援跨領域知識整合等。一個研究個案是儒道佛家知識圖譜在長照AI對話系統的創新應用。透過整合傳統哲學經典、修養方法與心靈智慧,系統將為高齡長者提供具有文化底蘊的精神陪伴。當長者面臨生命困惑或情緒低落時,RAG系統可檢索相關的儒家仁愛思想、道家自然哲學或佛家慈悲智慧,生成個人化的心靈對話,讓科技照護融入人文溫度。
 
儘管技術門檻存在,現有的開源工具已大幅降低實作難度。重要的是,人文學者應保持批判思維,將AI視為增強而非取代人文思考的工具,在技術應用中堅持學術倫理與人文價值。本演講希望提供文學院師生思考AI時代的人文學術實踐方向,以及探索結合AI與人文的創新應用途徑。
 
※  報名截止日期:  2025年09月22日 (週一) 中午12:00 截止填寫。
 
■ 聯絡人: 文學院  張維晏 (分機3300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