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邀出席!9月24日(周三) 12:00-14:00【AI与人文工作坊:如何在大型语言模型融入个人化知识】
各位好!
本院为促进数码时代的人文与资讯科技应用素养,并鼓励及强化院内师生教研专业成长,特邀请本校资讯工程学系陈庆瀚教授为文学院量身打造,举办一场「AI与人文工作坊:如何在大型语言模型融入个人化知识 」。欢迎师生踊跃参与!
【AI与人文工作坊】
★ 日期: 2025年09月24日 (周三) 12:00-14:00
★ 地点: 文学一馆 A-302 国际会议厅
※ 因场地因素,活动限35人参与。
※ 为调查出席意愿,同时进行餐点统计,敬请填表:
(https://forms.gle/ksmvHyPSgt23tGZ77)
讲师/讲题|
◆ 陈庆瀚教授 (资讯工程学系)
讲题: 如何在大型语言模型融入个人化知识
摘要|
随着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普及,人文学者面临如何将个人专业知识与AI技术结合的重要课题。本演讲将介绍大型语言模型(LLM)和检索增强生成(RAG)概念、方法和技术,探讨如何透过知识图谱建构个人化的学术助理系统。RAG技术的核心在于结合个人化知识库(例如儒学研究者的文献笔记、理论观点与分析心得)与大型语言模型的生成能力,成为单一代理系统。当使用者提出问题时,系统会先从个人知识库中检索相关资料,再将这些资讯融入语言模型的回应生成过程,以避免LLM的幻觉,同时增强个人化和精准的知识生成。知识图谱(Knowledge Graph, KG)提供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,将文本、概念、作者、时代背景等元素建构成网状关联架构。透过向量化技术,系统能够更准确理解对话意图,检索出最相关的知识内容,生成符合个人学术脉观点的专业回应。
实际应用包括:协助文献回顾与理论对话、提供个人化教学内容、个人写作助理、支援跨领域知识整合等。一个研究个案是儒道佛家知识图谱在长照AI对话系统的创新应用。透过整合传统哲学经典、修养方法与心灵智慧,系统将为高龄长者提供具有文化底蕴的精神陪伴。当长者面临生命困惑或情绪低落时,RAG系统可检索相关的儒家仁爱思想、道家自然哲学或佛家慈悲智慧,生成个人化的心灵对话,让科技照护融入人文温度。
尽管技术门槛存在,现有的开源工具已大幅降低实作难度。重要的是,人文学者应保持批判思维,将AI视为增强而非取代人文思考的工具,在技术应用中坚持学术伦理与人文价值。本演讲希望提供文学院师生思考AI时代的人文学术实践方向,以及探索结合AI与人文的创新应用途径。
※ 报名截止日期: 2025年09月22日 (周一) 中午12:00 截止填写。
■ 联络人: 文学院 张维晏 (分机33004)